(相关资料图)
在我印象中,90年代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,“体制内”的概念好像应该以户口划分,你一出生只要是城镇户口,就算一半的“体制内”人了,你只要不调皮捣蛋、胡作非为,就可以以学校毕业、军转、考干、接班等各种形式进入国家机关、事业、国有企业、集体企业(私营企业由于当时规模小且数量少,被称作个体户不受待见)等单位,端上了“铁饭碗”。因为这些单位属于国家政治体制、经济体制中的基层组织,不仅承担了就业,同时承担了城镇居民从“吃喝拉撒睡”到“生病就医”和“孩子幼儿园上学”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和福利职能。所以在当时能有一个城镇户口,是千万农村青年梦寐以求的事情。奋发学习、砥砺前行,50、60、70后的一批批农村有为青年,通过高考、军队提干等方式“鲤鱼跳龙门”脱离了农村,由国家分配进入了“体制内”。由于都经过比较公平的竞争、考核,出来的人都是人中精英,能力强、素质高,这些人大多成了现在“体制内”领导层。
1992年初,以国营企业改革为起点,掀起了一股“砸三铁”改革热潮,砸国企劳动用工制度计划化和固定化形成的“铁饭碗”;砸工资分配制度统一化和刚性化形成的“铁工资”;砸企业人事制度资历化和终身化形成的“铁交椅”,同时剥离企业“办社会”的各种附属单位。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,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热情,提高了生产力,同时也产生了海量被淘汰的城镇下岗职工。城镇职工下岗意味着没有了原来的企业各种保障和福利,吃饭都成了问题。国家为了安置这批人,成立了很多人事中介,有了以后的劳务派遣工、临时工、合同工等形式再就业。于是90年代后期,城镇户口不再吃香,更谈不上“体制内”了。
如今的“体制内”是伴随着国家政治体制改革诞生的,可分为三个层次,党政机关公务员处于体制的核心;社会公益服务、科研、院校、公立医院、社工社组等事业、半事业编制处于中间状态;在某些行业处于垄断央企、依靠国家资产获取巨大利益而发展起来的大型国企业则处于外围。因为企业现代化改革,企业股份制改革,企业混合制改革等,产生的大量“过剩”企业职工被随之转移到“体制外”,与原来的下岗职工、民营企业职工以及各种非国有资产职工形成了现行的“体制外”。
综上所述,我认为所谓“体制内”、“体制外”都是国家改革形成的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,参照欧美国家经验,随着国家经济高度发展和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完备和社会福利的健全,体制内外差距将越来越小,“体制内”概念也就不复存在。
标签: